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淅川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特殊地位

    信息发布者:仰望星空88
    2017-05-21 21:24:09   转载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丹江口水库一半面积在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又在淅川县的陶岔。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在中线工程建设中地位十分特殊,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20150703083744225.jpg移民拆迁安置最典型——任务大,时间长,期望值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的关键在淅川县。淅川县面积2798 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520个行政村(社区),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作为全国移民大县,淅川县是中线工程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的典型代表。

      一是任务最大。中线一期工程中淅川县移民达15.6万人,占全库总搬迁人口的52.6%,涉及12个乡镇185个行政村,其中农村移民15.47万人,外迁移民13.29万人,内迁移民2.3万人,居库区二省五县市之首,相当于湖北省库区四县市的总和。超过小浪底移民人口最多的新安县,农村移民超过三峡库区移民人口最多的万县市。

      二是牺牲最大。上世纪五十年代,丹江口水库修建时,淅川数万名干部和民工参加工程建设。水库建成蓄水后,淹没淅川土地362 平方公里(折54.3万亩),其中淹没耕地28.5万亩,占库区四县市的66.5%,超过当时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淅川最为富饶的沿江三大川(丹阳川、顺阳川、板桥川)基本淹没,各项淹没实物指标损失累计7.4亿元(时价);动迁移民20.2万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淹没耕地13.1万亩,占库区总淹没耕地的51.2%,各项淹没实物静态损失达66亿元以上。

      三是时间最长。从20世纪60年代到2010年,淅川移民搬迁安置持续不断,长达半个世纪,部分移民甚至经历了三次动迁。时间之长,十分罕见。

     20150729055253303.jpg 四是期望较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论证了几十年,淅川移民也等待了几十年。工程启动以来,各级领导莅临淅川,考察南水北调,慰问淅川移民,移民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移民对搬迁的要求和期望逐年提高。

      淅川移民包含了移民的共性,也具有更多独特的个性,任务大,时间紧,影响时间长,损失大,安置要求高。移民对国家安置政策是否满意,是否能够实现国家提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在淅川移民身上就会找到答案。

      作为中线工程水源地安全保障区——处于核心地位

      从影响水质程度和层次上划分,国家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影响区域分为水源地安全保障区、水质影响控制区和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淅川属于水源地安全保障区,是南水北调水质保护的核心区域。淅川境内水源区面积为2616平方公里,库岸线长达 2900 公里 ,半岛形山头1300多座,境内丹江口水库主要支流丹江、淇河、滔河、老鹳河流域面积均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涉及全县15个乡镇,对丹江口水库水质影响极大。

      20150619051529643.jpg如果淅川县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建设到位,淅川不仅可以通过南水北调为北方提供甘甜纯净的饮用水,而且能够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的过滤器和净化器,提高水质等次,有力地保护水质。目前,丹江自陕西省进入河南省,虽然上游水质较差,但经过保护区生态系统净化、过滤,丹江河口(史家湾)水质为地表水Ⅱ类水,部分要素达到Ⅰ类标准;如果淅川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建设不到位,淅川不仅不能提供优质的饮用水,而且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直接进入丹江口水库,成为丹江口水库最直接、最严重的污染源,不仅不能保护水质,而且成为破坏水质最严重区域。因此在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工作中,淅川处于核心地位。

      保护水资源、建设生态县已成为淅川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个契机。淅川县县长袁耀生表示,打造绿色渠首,确保一池清水,努力争创全国生态示范县。

      “科学划定库区水源地保护区,强力抓好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保护等四项重点工作;落实好辖区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环保目标考核等三项措施,把绿色渠首打造得更加靓丽。”这是淅川县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建设采取的重要手段和要达到的目标。

     20151228095236467.jpg 位于中线工程渠首——具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窗口展示功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世界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具有窗口功能,通过淅川可以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

      ——通过淅川可了解工程概貌。丹江口水库加高后,丹江口水库水面面积1050平方公里,正常库容290亿立方米,水面最宽处近30公里,最狭窄处200余米,人称“内陆太平洋”,令众多国人向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全长 1276千米 ,渠道最宽处达100米 ,最深处达 47米 ,是世界上最长调水通道之一。了解中线工程全貌最理想的捷径是既能了解水库又能了解总干渠,淅川作为渠首正好满足了二者结合的要求,通过淅川可 “窥一斑而知全豹”,符合人们传统的追根溯源心理。

      ——通过淅川可了解水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目的是补充京津华北平原的水资源供应量,缓解京津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是为沿途的11个大中城市提供优质的饮用水。水质如何,华北关注,举国关注,世界也很关注。准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状况,最权威、最捷径是了解丹江口水库水质,了解渠首出水口水质,淅川作为丹江口库区所在地和渠首所在地,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50810043612329.jpg ——通过淅川可增强节水意识。在淅川县的陶岔渠首,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千里调水的艰辛,能更好地了解国家投资南水北调工程资金之巨大,能更好地了解保护水质之不易,从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节水意识。

      ——通过淅川增强支持与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意识。淅川县在南水北调中线初期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坝加高搬迁启动后,淅川县15.6万移民要远离家乡,付出巨大的牺牲。困难虽多、虽大、时间虽长,但他们一直是舍小家、顾大家,牺牲局部,顾念全局。

      总之,淅川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地位特殊,十分重要。淅川县的特殊性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中线工程实施后,国家将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出台相关政策对库区移民进行前期补偿和后期扶持,启动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这些为确保淅川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薛岗村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