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南阳七旬老太叫板梵高,俺画的向日葵比梵高的好!

    信息发布者:仰望星空88
    2017-07-13 23:59:33    来源:1.   转载

    生活在哪里,艺术就在哪里

    她从未学过画画

    却是中国第一位

    敢直接叫板梵高的画师

    她一个农村老太

    两次登上《鲁豫有约

    被多家电视台采访

    如今她70多岁

    作品不仅被收藏海内外

    还在香港开画展

    她就是来自河南南阳

    常秀峰

    谁也不曾想过,这样一个农村妇女,种了一辈子地,没怎么上过学,大字不识几个,更是没学过画画,竟然能成为一位到处开画展的画家。这位奶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还要从2003年说起。

    奶奶在七十多岁的时候,老伴就先走一步。2003年,在广州工作的儿子不忍心母亲一个人在农村,便把她接到城市里来生活。

    初来大城市,奶奶也极不习惯,在加上儿子家住4楼,老太太腿脚也不方便,也很少出去。只能每日闷在家中无所事事。

    唯一的乐趣也就是陪3岁的孙女,她喜欢给孙女讲家乡的故事,满山坡的山楂树、山茱萸,还有山里的狐狸和狼。在城市里长大的小孙女根本想象不出来,说:“奶奶,你能不能给我画出来?”

    为了给城里长大的孙女描述乡村的生活,不识字的奶奶只能硬着头皮拿起来了画笔,给孙女画起来。

    不曾想,这一画可改变了奶奶的晚年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做美术编辑的儿媳妇看见了奶奶的画,这毫无章法却很耐看的蜡笔画让家人大吃一惊,从没学过画画的奶奶竟然有如此的天赋。

    家人既惊喜又兴奋,在城市中无聊的奶奶总算有事情可以做了,而且画的也非常好,于是便继续鼓励奶奶加油画下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奶奶的故事很多,画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半年后,奶奶就已经画了三四十幅。

    她的画构图独特,

    线面结合完美,

    朴素的画笔下营造出别样的肌理。

    她最喜欢画向日葵

    画里的向日葵都是长在土里的圆胖模样,

    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向往着美好生活。

    她的色彩艳丽却不俗气,

    画风清朗又不失厚重。

    画面对比强烈,过渡恰到好处,

    让人看了舒服协调。

    但以此来评价一位农村老太太的画不免有些匠气,她能把带有个人鲜明特征的画作登上大雅之堂,更多的还是一颗内心的朴实和纯真的善良,这样的画作让不少受过正规美术教育的人汗颜。

    虽然画面中大多内容都是我们在农村见过的花草,庄稼,但却让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多了许多慢下来的安静。

    而且奶奶画画从来不需要照片临摹,

    她用一口标准的河南话说:

    “咦…种了一辈子的东西还能不记得啥样?”

    随后,儿媳把她的画扫描并打印成册,慢慢开始在小圈子里流传,接着甚至有人专门上门来看奶奶的画。

    后来还有媒体来采访,再后来《鲁豫有约》也来了,奶奶就这样出名了。在参加《鲁豫有约》的节目时,有人把她的画和梵高做对比,让奶奶来评价一番。

    于是,她便用满口浓重的河南方言说:“这个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

    梵高作品

    “我的向日葵有阳光温暖她,有土地养着她,有水滋润着她,就像我画她的心情一样,很幸福。”

    “要我说,梵高的那幅画我看不懂,可梵高画的向日葵没有我画得好。向日葵不能搁在花瓶里,没有水和土,它会死。”

    秀峰奶奶作品

    这几句乡土气息浓重的话虽然感觉很土,但听的确着实温暖朴素,尤其是大量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着实说中了他们心中的乡愁和情怀,于是,网友便亲切的称呼她为“梵高奶奶”。

    当她听到有人这样称呼时,就惊讶的说到:“梵高奶奶?”

    她心里直嘀咕,俺们拐河镇还有这号地方哩?

    但她不喜欢大家这样叫她,她说:“不要叫这个,显得生份,喊我“姨”吧。”

    随着梵高奶奶被媒体的广泛关注,现在已经有来自荷兰等国外的收藏爱好者在网上留言希望能出资收藏常老太的作品。

    后来。奶奶还在香港办了一次个人画展,两次被请上“鲁豫有约”。陈丹青高度评价她的画,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斯本,台湾马英九先生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

    很快,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凤凰卫视香港TVB等国内外各大媒体也找上门来,纷纷报道了梵高奶奶的故事。

    法国著名摄影师斯鲁本说:“常秀峰和我一样,都不是在用机器和画笔展示艺术,而是在用心。”

    她在用一种没有世俗干扰的清心画画,这样一种简单的心在浮躁的时代反而更加亮眼。

    如今,梵高奶奶也终于知道梵高是谁,虽然媒体把她和梵高做对比,可能只是一个噱头。但也希望这不会影响梵高奶奶的最美好的绘画状态。

    不过她还是不明白,对于自己那些“农民大老粗”的东西,咋有那么多人喜欢。一辈子拿惯锄头和镰刀的手,怎么捏起了画笔?奶奶自己也万万没想到。

    画画的时候,奶奶有时会唠唠叨叨地说,这画里的树,是山后面亲戚家门前河边的杨树;这割麦的人是她的婆婆,那个穿脏衣服的小孩是不知道从哪里流浪来的……

    在她的画里,所有的人和物都是有名有姓,都是真实的存在。奶奶说:“我画的都是‘真’东西,不是编的!”

    以至于奶奶除了农村的东西可以画,城市里的事物几乎一笔都画不出来。

    奶奶的眼神不太好,每一幅都画得很慢,完成一幅画至少要2~3个月的时间,奶奶画画非常用心,只有趁光线好的时候,她才把架着老花镜的眼凑近画布,小心翼翼地调配着肯定的颜色。

    虽然我们很多年轻人对奶奶画中的内容可能并不是很感兴趣,但种地,做饭,相夫教子就是奶奶的一生,这是她生命中的所有,也是我们小时候的集体记忆。

    奶奶说:“我一画芝麻,身子就仿佛跑到了芝麻地里,一画麦子,耳旁就似乎听到了镰刀割麦的声音……”她画的所有地方都是自己生命的闪光点。

    她就是这样坚定的在这块土地生活了几十年,她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也有自己的生活哲学,奶奶用画笔把这辈子唯一热爱的土地用心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